top of page

乳癌年輕化趨勢下的挑戰:三陰性乳癌與好發族群解析

  • 作家相片: Amanda Zhan
    Amanda Zhan
  • 7月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7月10日

過去提到乳癌,多數人會聯想到更年期或中年以後的女性,但隨著現代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習慣西化與壓力增加,乳癌已悄悄出現在越來越多年輕女性的生命中。特別是一種進展快速、治療難度較高的類型——「三陰性乳癌」,更成了醫界密切關注的焦點。

什麼是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是一種在病理檢查中「陰性」於三項指標:雌激素受體(ER)、黃體素受體(PR)與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換句話說,這類乳癌無法用常見的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來控制,治療方式主要以化療為主,復發率與轉移風險也相對偏高。


根據臨床統計,三陰性乳癌大約占所有乳癌的 10~15%,而好發年齡層則集中在 40 歲以下的年輕女性,甚至不乏 30 歲出頭的個案。這也讓婦產科醫師在衛教與健檢上更積極提醒年輕族群不可輕忽。


為什麼年輕女性容易中標?


造成三陰性乳癌的確切原因尚未完全明朗,但目前已知幾項高風險因子包括:


  • 有乳癌家族史,特別是 BRCA1 基因突變者

  • 初經過早、停經時間較晚

  • 沒有生育經驗或生育年齡偏晚

  • 長期熬夜、壓力過大、生活作息不規律

  • 飲食偏向高油高脂,缺乏運動


在門診中,不少前來就診的年輕女性是因為發現乳房硬塊或乳頭異常分泌物才意識到異常。像在西屯婦產科台中婦產科地區的門診案例中,已有不少 30 歲出頭的女性確診乳癌,提醒我們乳癌真的不再是熟齡女性的「專利」。


乳癌自我檢查與定期健檢的重要性


對於年輕女性來說,定期乳房自我檢查是第一道防線。建議每月一次,於月經結束後幾天,用指腹環繞按壓乳房四周與腋下,觀察是否出現硬塊、凹陷、皮膚變色或分泌物。若出現異常,務必儘速前往婦產科診所進行乳房超音波或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目前在台中婦產科與其他地區的專業婦產科醫療團隊中,也會依個人病史與風險,安排基因檢測、乳房攝影等進一步評估。這些預防性篩檢工具,對於有家族病史或高風險因子的族群尤其重要。


結語:及早發現,是自我保護的開始


三陰性乳癌的出現打破了乳癌僅影響中老年女性的刻板印象,也讓越來越多年輕女性開始關注乳房健康。定期健檢、良好作息與正確飲食,是守護健康的不二法門。


如果妳有乳癌相關疑慮,或家族中有類似病史,建議及早與信賴的專業婦產科醫師諮詢,無論是安排乳房檢查還是基因風險評估,西屯婦產科台中婦產科都能提供完整與專業的協助。


健康不能等,照顧自己,從認識乳癌開始!

 
 
 

Commenti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