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痛經成因解析:婦產科醫師建議的4種緩解策略

  • 作家相片: Amanda Zhan
    Amanda Zhan
  • 7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7月10日

每次月經來臨,除了情緒起伏、食慾變化,有些人最害怕的莫過於「痛經」。那種腹部絞痛、腰痠、甚至冒冷汗的感覺,常常讓人連上班上課都無法專心。痛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又該如何緩解?這篇文章帶你認識常見成因,並分享來自專業婦產科醫師建議的4個舒緩方法,讓妳每個月少一點痛、多一點好心情。

為什麼會痛經?


痛經」其實就是月經期間所引起的腹部疼痛,主要是因為子宮內膜剝落時,體內會釋放一種叫「前列腺素」的物質,導致子宮收縮、血管收窄,進而產生疼痛感。疼痛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感覺輕微悶痛,有些人則可能痛到冒冷汗、想吐、甚至暈眩。


依據婦產科的分類,痛經大致可分為兩種:


  • 原發性痛經:多出現在青春期或年輕女性,通常沒有明顯病因,與荷爾蒙變化有關。

  • 續發性痛經:可能與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疾病有關,建議到婦產科診所進一步檢查。


痛起來怎麼辦?4種常見舒緩方法來幫忙


痛經雖然不算重大疾病,但長期忍受疼痛也不是辦法。以下是專業婦產科醫師常建議的4種有效緩解策略,讓妳應對經期不再那麼難熬:


熱敷肚子

熱敷是最簡單又有效的方式。溫熱可以幫助腹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子宮收縮造成的疼痛。建議使用熱水袋或暖暖包放在下腹部,每次15~20分鐘即可。


規律運動

平常有運動習慣的人,通常經痛也比較不嚴重。適度運動可促進代謝、減少壓力,像是快走、瑜伽或伸展操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使在經期,溫和活動也能幫助舒緩不適。


飲食調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甜食等,能減少腸胃不適與水腫感;多攝取含鎂、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香蕉、深綠色蔬菜,也有助於放鬆肌肉、緩解痙攣。


合理用藥

若經痛影響生活品質,可在婦產科診所諮詢用藥建議。常見的止痛藥如布洛芬、普拿疼等能有效減緩疼痛,不過仍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若懷疑是內膜異位或其他婦科疾病,也建議盡早至台中婦產科西屯婦產科等地的專業婦產科就診,確認病因對症處理。


什麼時候該看醫生?


如果妳的經痛情況符合以下幾種狀況,建議儘早至信賴的婦產科診所檢查:


  • 疼痛突然變嚴重或與以往不同

  • 止痛藥效果有限

  • 經期持續超過7天以上

  • 經血中夾帶異常血塊或有異味

  • 經期之外也出現腹痛或出血現象


小結:與痛經和平共處,從了解開始


痛經雖然常見,但不應該被忽略。如果經期總是讓你痛到無法好好生活,不妨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必要時尋求專業婦產科的幫助,才能真正找出背後原因。


目前許多台中婦產科西屯婦產科等地的婦產科診所,皆提供完善的經痛諮詢與婦科檢查,讓妳不再獨自與疼痛搏鬥,也幫助更多女性能自在迎接每一個月的循環。

 
 
 

Comments


bottom of page